司馬庫斯 與 斯馬庫斯
新竹縣尖石鄉尖石鄉秀巒村和玉峰村都有「Smangus」部落,常讓遊客摸不著頭緒。事實上,兩個部落都是紀念祖先「馬庫斯」而命名的正港Smangus,居民為了區別方便,將玉峰村的Smangus稱做「司馬庫斯」,也就是現以大老爺神木聞名的「上帝的部落:司馬庫斯」。秀巒村的Smangus稱做「斯馬庫斯」,也就是現在的新光部落。不過,如果Smangus一詞真的是為了紀念祖先「馬庫斯」的話,或許應該漢譯為 「”思” 馬庫斯」比較符合。
玉峰村的司馬庫斯又稱做「黑色部落」,海拔1500公尺高山上的司馬庫斯。位居塔克金溪右岸,山脈的西側。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,是漢人由西轉入的末端,再越過去就是宜蘭的明池一帶了;也是晨光照不到之處。
如此位置,難怪被稱為「黑色部落」,這黑,反應了晨光與現代開發較難抵達,有著自然與人文上的意涵,當然多少也有著貶抑悲憐的意思。然而,因為開發的晚,因此留下較多部落原味風貌,連地名也被保留下來,成為我們所熟知的「司馬庫斯」部落。
秀巒村的斯馬庫斯又稱為「新光部落」、「鎮西堡」,意指早晨第一道陽光照射的地方。位居塔克金溪右岸,山脈的東側,海拔約1800公尺;晨光可以直接照拂,就如現代文明之光因地利可以較早進入。因此許多地名都早已被漢化了,秀巒、泰崗、新光、鎮西堡,這些都已不是當地的原始稱呼。但它真的也是Smangus,同樣也在紀念著他們的先祖「馬庫斯」。
聽說,在過去,二部落遷徙分佔山頭遙望,卻因誤殺事件而「出草」對立許久;到如今卻可能又要因外界的錯誤認知為「正名」而傷了和氣。或許多一點對歷史地理背景的認識,可以知道,實在由於兩部落開發先後的不同,因此原始名稱相同,但兩部落現場印象已不同,地圖標示也不同、群眾的認知也早已跟著不同,因此實在不必多爭。但願大家能多瞭解歷史地理背景,就能更懂得欣賞與包容。
Ps1.參考資料:http://www.tayal.com.tw/story/story01.html
Ps2.塔克金溪 (泰雅族語,漢語簡化為:泰崗溪),位於台灣北部,是淡水河水系的最遠源流,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境內。其源頭位於品田山北側,先向東北後轉西北流,至秀巒與另一支流薩克亞金溪 (白石溪) 會合,成為大漢溪的直接源流馬里闊丸溪 (玉峰溪)。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Ps3.塔克金溪流域有司馬庫斯、鎮西堡、新光、泰崗等泰雅族部落。